民法典法律知识

遗赠扶养协议使用的法律依据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3-29 17:10
人浏览
导读:

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了遗赠扶养协议时,等到被继承人死亡后,也就是继承开始之后,继承人们就可以依照遗赠扶养协议进行继承。那么,遗赠扶养协议使用的法律依据?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遗赠扶养协议使用的法律依据

  一、遗赠扶养协议使用的法律依据

  是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二、有遗赠扶养协议还可以按法定继承遗产吗

  当父母过世后,按照传统的做法,接下来就要子承父业,其子女想当然地继承遗产。但是,按照当前继承法律的规定,如果被继承人生前立下遗赠扶养协议,那么将优先根据遗赠扶养协议继承。而原定的法定继承人,可能就无法定继承遗产。按规定,有遗赠扶养协议的,一般不可以再按法定继承办理遗产继承。不过,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继承的,需先确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有效性,并且通常是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需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遗赠扶养协议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的、相互附有条件的;

  (三)遗赠扶养协议不仅有遗赠财产的内容,而且还包括扶养的内容;

  (四)遗赠扶养协议从协议成立之日起开始发生法律效力。

  另外,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三、遗赠扶养协议中对扶养人的要求是什么

  遗赠抚养协议中扶养人的义务就是在受扶养人生前扶养受扶养人,在受扶养人死后安葬受扶养人。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的,受扶养人有权请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受扶养人未解除协议的,对不尽抚养义务或者以非法手段谋夺遗赠人财产的扶养人,经遗赠人的亲属或者有关单位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剥夺扶养人的受遗赠权;对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致使受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缺乏照料状况的扶养人,人民法院也可以酌情对扶养人受遗赠的财产数额予以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遗赠扶养协议使用的法律依据的相关知识,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其目的在于使那些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义务人但无法实际履行赡养义务的孤寡老人,以及无独立生活能力老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