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财产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2 14:20
人浏览
导读:

当我们的财产权利受到侵权的时候,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与不法分子作斗争。那么,财产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财产权利是否可以质押?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财产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财产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

  财产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第五条,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二、财产权利是否可以质押

  财产权利是可以质押的,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本票、支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三、举证责任的影响因素

  可见法官在运用司法裁量权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一)法官要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想立法者之所想,(漏洞补充)做立法者之所做(司法立法),与时俱进,抱着当时当地立法者相同或相似的公平正义观念,客观坚持公平原则。

  (二)客观分析案件情况,看当事人是否报有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

  (三)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科以举证责任时,应当是占有或者接近证据材料,有条件并有能力收集证据的一方当事人。

  (四)衡量当事人对危险领域的控制支配能力,因民法上有关令当事人负责任的法律规定目的就是为了预防损害的发生,故必须规定由加害人就其危险领域内所发生的实情进行举证。

  (五)根据统计资料或人们的生活经验判断待证事实发生的盖然性,如事实发生的盖然性高,则主张该事实发生的一方当事人不负举证责任,而由对方当事人对该事实未发生负举证责任。因举证责任的分配在民事诉讼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在司法裁量时应当由较高级别的法院如高级法院来决定,为慎重起见,将举证责任倒置的决定权控制在最高人民法院手中,由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下级人民法院呈报的司法裁量举证责任报告,从而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财产侵权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知识,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