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人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怎么确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07 11:32
人浏览
导读:

我们知道名誉权是一项人身权利,但是公司也是具备一定的名誉的,当公司名誉受到侵犯时,公司法人也可以向侵权人索要一定的损害赔偿。那么,法人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怎么确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法人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怎么确定?

  一、法人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怎么确定?

  以被侵权人实际遭受的损失作为赔偿标准。

  (一)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

  (二)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并且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

  二、名誉权侵权的赔偿多少

  侵害名誉权可能造成两种损害。一是财产损害。在侵害名誉权的情况下,也会使受害人遭受财产的损害。此种情形应按实际损失赔偿。二是精神损害。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标准如下: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三、法人名誉权侵权认定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符合以下四种情况。

  (一)行为人有主观过错。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假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法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其推断为具有损害法人名誉的主观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法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最终导致法人名誉受损的。

  (二)有损害事实的结果。行为人因自己的行为造成法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于法人,在社会评价地位下降,或者是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除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对法人没有造成名誉受损,即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侵权人要具备在有主观过错的基础上,实施行为且造成了损害事实的发生。

  (三)行为人的行为性质属于违法行为,是不合法的。具有违法性。行为人在违背自己的的法定义务时,积极的造就损害事实的发生。降低法人在社会上的名誉,导致法人在社会的评价降低。比如有诽谤、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

  (四)损害事实与行为人的行为存在着因果关系。当行为人的行为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法人名誉受损,并且存在着损害事实的结果。一般说来,侵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且有过错,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确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法人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怎么确定的相关知识,就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时候,大家最好对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一个了解,之后再处理也能节省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