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善意占有的含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29 18:02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善意占有他人的财产是需要按照法定手续进行,并且是需要按照手续进行归还行为。那么,善意占有的含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善意占有的含义

  一、善意占有的含义

  善意占有,是无权占有的再分类。善意占有是指占有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自己无占有的权利而为的占有。

  在善意占有中,根据占有人有无过失为标准,还可以再分为过失占有与无过失占有,但严格来说,只有不知自己无占有的权利且无重大过失者,方构成善意占有。

  在时效取得中,不少立法例上规定,动产时效取得的期间一般为10年,但占有之始为善意的,期间则为5年;动产的善意取得以善意占有为要件。

  举例:甲乙均丢失黄牛一条,某日甲在山涧中发现乙所丢失的黄牛,但因两牛非常相似,甲误以为此黄牛为自己丢失的那条,便牵回家喂养。此时甲的占有为善意占有。

  二、捡到遗失物可以善意取得吗

  (一)捡到遗失物不可以善意取得,善意取得须符合以下三个要件:

  1、受让人受让财产时主观上是善意的。受让人善意,是指受让人相信财产的让与人不是无处分权人。

  2、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受让。无偿方式取得财产的,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3、转让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三、善意取得占有的条件有哪些

  (一)受让人须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非交易行为需可取得所有权,但非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二)转让人须为无处分权人;

  (三)转让处分的标的物须为动产;

  (四)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占有。受让人在接受财产时不知,也不可能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时才为“善意”,否则为恶意,就不能适用善意取得;

  (五)善意受让人取得占有的动产须是依所有人的意思合法脱离所有人占有的财产。

  关于善意取得的效力,善意取得一旦成立,善意受让人即时取得财产所有权,成为财产的合法所有人,而原权利人的所有权并请求权一并丧失。原权利人有请求非法转让人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失的权利。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善意占有的含义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善意占有他人的财产也是需要退还的,但是归还行为不需要进行赔偿措施。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