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赔偿范围的规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4-17 16:31
人浏览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面对动物致人损害的行为,我们首先是保护受侵害者权利和义务,那么,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赔偿范围的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赔偿范围的规定

  一、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赔偿范围的规定

  动物致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同,其赔偿范围也不相同:造成单纯财产损害的,只需就其直接损失进行赔偿;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的,受害人需一定时间恢复,除赔偿直接损失外,还应支付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等;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伤的,应根据具体的伤残程度,赔偿医疗护理费用、失去的误工工资或其他收入、残疾生活补助金等;致人死亡的,还会涉及到救治费用、丧葬费、抚慰金、以及受害人生前抚养者(如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用等。

  在实践中,对损害后果的计算,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动物致人损害案件中,很少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因为采用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赔偿额通常是受到限制的,而且原告不得主张“惩罚性赔偿”。二是有些受害人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往往忽视可得利益的丧失以及致残的赔偿。三是对赔偿数额的确定,应考虑到经济发展、物价不断上升等因素,克服目前赔偿额偏低的状况。四是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应参照受害人近期的收入以及与其同等能力或受同等教育者的收入;五是对于受抚养者生活费的确定,应达到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或民政部门的救济标准;六是对于一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发现的潜伏性疾病(如狂犬病),受害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后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仍然可以提出法律救济的请求。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责任作为危险责任的一种,在民法典的制定中应依据危险责任理论进行三个方面的完善:第一,明确饲养动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赔偿义务人;第二,赔偿义务人承担责任的基础在于其对动物的管束与控制义务;第三,在免责事由的安排上,不能一概以受害人的过错或第三人的过错作为免责条件,必须从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将受害人或第三人的过错限定为故意或重大过失作为加害人免除责任的条件。

  二、被动物咬伤应向谁寻求赔偿

  为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虽然都是责任主体,但二者之间不是连带责任关系。动物的饲养人与管理人为同一人时,赔偿主体非常容易确定。当饲养人与管理人为不同人时,即动物的饲养人在将饲养动物的实际生活义务转移给管理人时,这时的赔偿主体应为管理人。但是,对某些具有特殊危险性的动物如烈性犬,动物饲养人在转移其于管理人占有时,应负有告诫的义务;否则,对动物致他人损害的后果,饲养人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在民事诉讼中,被侵权人可以列动物的饲养人和管理人为共同被告,以更全面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动物致人损害怎么赔偿

  根据刑法规定,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归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第一、明确饲养动物的所有人或是占有人是赔偿义务人。

  第二、赔偿义务人承担责任的基础在于其对动物的管束与控制义务。

  第三、在免责事由的安排上,不能一概以受害人的过错或者是第三人的过错作为免责条件。

  必须从平衡当事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将受害人或者是第三人的过错限定为故意或者是重大过失作为加害人免除责任的条件。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行为的赔偿范围的规定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的侵权是需要按照有关的手续予以保护受侵害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