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条款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09 13:21
人浏览
导读:

不可抗力条款的表现形式包括有概括式、列举式,以及综合式;其法律后果就是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民事免责的适用情形之一。

不可抗力条款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

  一、不可抗力条款的表现形式

  不可抗力条款的表现形式如下:

  1.概括式。

  即在合同中不具体规定不可抗力事故的种类,只用笼统的规定。如"由于公认的不可抗力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方可不负有责任"。由于规定太笼统,一般不宜采用。

  2.列举式。

  即合同中列举交易双方认为可以作为不可抗力事故的类型。?quot;战争、洪水、地震等等"。由于规定过死,一旦发生超出列举范围的不抗力事故,便要发生争执,故也难以此条款为据。

  3.综合式。

  这是将概括式和列举式合并在一起的方式。即在列举了双方认同的不可抗力事故的类型的同时,如战争、水灾、地震、暴风雪等后,再加上"以及双方当事人所同意的其他意外事故"的文句,以便发生合同未列明意外事故时,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这种规定既明确,又有一定灵活性,是一种较好规定的方法。

  二、不可抗力会有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快车提醒您,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条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三、合同如何约定不可抗力条款

  合同如何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可以参考以下:

  1.关于约定不可抗力范围。

  2.关于约定不可抗力从属义务不可抗力的从属义务。

  是指在出现不可抗力后,有关当事人是否有通知对方的义务、出具不可抗力证明文件的义务和相互合作的义务等。

  3.关于约定不可抗力发生后的处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