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主合同解除居间行为如何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11 13:01
人浏览
导读:

主合同解除居间行为认定方式一般是看合同解除的原因是否是由居间人导致的,如果不是,则居间行为有效,合同当事人便应当支付居间费用。居间人的法律责任是过错责任。

主合同解除居间行为如何认定

  一、主合同解除居间行为如何认定

  主合同解除居间行为认定方式为:

  1.主合同解除不是由于居间人的原因导致的,居间行为有法律效力。委托人需要按居间合同的约定,支付居间报酬。

  2.由于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导致主合同解除的。居间人不但不能主张报酬而且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报告义务】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百六十三条【中介人报酬请求权】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

  二、居间人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吗

  居间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过错责任,即存在过错才要承担责任。具体而言,即当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那么才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且还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律快车提醒,中介人负有下列义务:

  1.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

  2.要为委托人的利益,提供中介服务;

  3.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报酬;

  4.隐名和保密义务;

  5.介入义务。

  三、怎么解除房屋居间买卖合同

  解除房屋居间买卖合同可以委托人与居间人协商一致解除;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发生后进行解除;可以在一方违约的情况下另一方行使合同解除权进行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