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法典中侵权责任法包括名誉权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9-27 16:10
人浏览
导读:

民法典中包括名誉权,并且侵权责任法已经失效,涉及名誉权纠纷案件的法条主要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名誉权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

民法典中侵权责任法包括名誉权吗

  一、民法典中侵权责任法包括名誉权吗

  《侵权责任法》已经失效,目前关于侵权纠纷主要适用的是《民法典》。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包括名誉权。还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著作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以及财产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规定,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二、侵犯名誉权承担的民事责任

  1.停止侵害。请求停止侵害是指在行为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正在进行时,受害人有权要救济金法院采取强制手段,制止侵权人侵权行为的进行。

  2.恢复名誉(荣誉)。恢复名誉是侵害名誉权所特有的责任形式。法律快车提醒,由于不法行为人侵害名誉权的直接后果是损害他人名誉,所以不法行为人应负责为受害人恢复名誉。

  3.赔偿损失。侵害他人名誉权,可能给受害人带来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

  4.赔礼道歉。即不法行为人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示歉意,以求得受害人的谅解。赔礼道歉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当面道歉,也可以采用书面道歉的形式。

  三、侵害名誉权找哪个部门

  损害名誉权隐私权可以找公安部门。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行为人故意捏造并且散布虚构的事实,该事实达到足以贬损他人人格以及破坏他人名誉的程度了的,并且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如果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又或者故意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来损害他人的名誉的,造成了一定影响的,依照规定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