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法律规定出现不可抗力能不能不履行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13 10:03
人浏览
导读:

法律规定出现不可抗力能不履行合同,合同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履行合同的,可以依法免除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是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合同解除等。

法律规定出现不可抗力能不能不履行合同

  一、法律规定出现不可抗力能不能不履行合同

  法律规定出现不可抗力能不履行合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二、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出现不可抗力的情形,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合同解除等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需要提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证明吗

  1.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2.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法律快车提醒,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