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名誉权侵权怎么处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4-30 17:24
人浏览
导读:

名誉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人格权,依法享有保护。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名誉权容易被他人侵犯,侵权人往往还不自知。那么,名誉权侵权怎么处罚?这个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如何起诉侵犯名誉权的相关知识。

名誉权侵权怎么处罚

一、名誉权侵权怎么处罚

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二、名誉权的侵权基本要件

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

2、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

4、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三、名誉权侵犯表现形式

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的名誉权侵权怎么处罚的主要内容。被侵权人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消除损害以及赔偿损失的处罚行为。如果您还有问题的话,建议咨询法律快车专业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