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侵权责任法职务侵权怎么进行认定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13 10:10
人浏览
导读:

侵权责任法职务侵权进行认定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职务侵权是单位在职务过程中侵权行为。和自然人侵权不同,单位需要承担单位工作人员的直接责任。

侵权责任法职务侵权怎么进行认定

  一、侵权责任法职务侵权怎么进行认定

  侵权责任法职务侵权进行认定依据《民法典》,因为《侵权责任法》已经失效。

  职务侵权作为特殊侵权行为的一种,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实施的侵权行为。此类侵权行为的特点是责任主体与行为主体相分离,承担责任的人不是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是为他人的行为负责的替代责任。

  认定一具体侵权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1.行为主体是否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

  2.侵权行为是否发生在执行职务时。当此二项条件同时满足时,即可初步判定侵权行为为职务侵权,除非行为人或其所供职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是个人行为,与相应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关。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二、职务侵权的责任承担的主体是谁

  责任承担的主体是谁,侵权型职务行为制度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对于负职人为代表人的职务行为,授职人直接承担责任的依据在于法人具有侵权行为能力,同理,合伙、独资企业等其他组织代表人的职务行为也应视为组织自身的行为,由授职人直接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2.对于负职人为除代表人以外的其他职务行为,应依雇主责任制度来确定由谁对第三人直接承担责任。在上述情况下,若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应从其规定。

  三、侵权责任要赔偿多少

  法律快车提醒,侵权责任要赔偿:

  1.侵权责任要赔偿的数额一般是侵权人给权利人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

  2.如果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或者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