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间收养合同有效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11-29 16:31
人浏览
导读:

民间有很多行为,没有办理合法的登记手续,比如说民间收养行为,有的可能就是对方父母不想要女儿,就把孩子送养出去,而另一方就直接收养了,双方私下签订了一份收养协议,那么民间收养合同有效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收养合同有效吗

  一、民间收养合同有效吗

  民间收养协议是法律不支持的,收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收养人称为养父、养母,被收养人称为养子、养女。收养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民法典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

  收养行为是一种设定和变更民事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行为,它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助以及财产继承等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收养这一法律行为的目的在于使没有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们之间产生拟制的法律上的父母子女关系。一般说来,送养人为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收养人为养父和养母(单方收养时是养父或者养母),被收养人为养子或养女。收养行为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便产生两个方面的法律效果:一是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法定的父母子女关系,二是对被收养人及其生父母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基于此的其他亲属关系同时消灭。由于收养法律行为可以导致当事人人身关系和民事权利义务的变化,所以法律对于收养行为一般均规定比较严格的条件,其中包括对收养人条件的规定,对被收养人条件的规定以及对被收养人的送养人条件的规定等。符合这些条件的当事人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收养协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主管机关进行收养登记后,收养关系便产生法律效力。

  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二、收养协议要注意哪些

  (一)明确收养人和送养人的主体资格。收养人和送养人的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该收养协议将无效。

  (二)写明收养协议具体内容。收养人和送养人需将双方达成的收养人的权利义务具体内容加以明确,以保障被收养人的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百零五条,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民法典》 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三、收养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收养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当不存在违法行为时,具有法律效力。收养协议书在民政局被公证过,那么这份民间收养协议书有法律效力的,即收养关系被承认。

  如果要民间收养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必须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收养协议,双方都同意的情况是有法律效力的,而法律上也认可这种关系。

  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成年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民间收养合同有效吗”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收养协议要注意写明所需要的内容,民间收养合同因为收养手续不合法,就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可以补办收养手续,那么收养协议是合法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