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2-14 19:01
人浏览
导读: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内容不同,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设立一定的条件,以该条件作为行为效力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设立一定的期限作为生效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一、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内容如下:

  1.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以期限的到来决定其效力产生或者终止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对方刻意阻碍合同生效条件成就的怎么处理

  对方刻意阻碍合同生效条件成就的一般处理的办法:视为条件已经成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附条件生效的合同,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九条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

  法律快车提醒,不得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

  1.依性质不得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通常为依性质必须及时确定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如票据背书行为。

  2.附条件则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原则的行为。主要是与人身或者身份密切相关的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