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财产侵权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怎么样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3-02-08 16:40
人浏览
导读:

财产侵权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权利人应当在三年期限内尽早提起诉讼,以免出现胜诉权丧失的后果。财产侵权的行为主要是以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财产侵权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怎么样的

  一、财产侵权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怎么样的

  财产侵权赔偿诉讼时效规定是三年。法律快车提醒,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财产侵权的行为有哪些

  财产所有权的侵权行为包括以暴力或非暴力、公开或者秘密的方法,攫取公私财物,挪用单位财物,或者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五十八条 【国有财产的保护】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第二百六十五条 【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及农村集体成员合法权益保护】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三、财产侵权构成要件

  侵犯财产权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从事了侵犯财产权的民事违法行为;

  2.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害的事实;

  3.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