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诽谤罪侵害名誉权怎么判罪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6 09:57
人浏览
导读:

诽谤罪通常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并在网络或者其他传播途径散播谣言,造成他人的人格受损的行为。那么,诽谤罪侵害名誉权怎么判罪?侵犯名誉权和诽谤罪的区别?诽谤行为须具备要件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诽谤罪侵害名誉权怎么判罪

  一、诽谤罪侵害名誉权怎么判罪

  (一)虚构事实诽谤他人的,属于侵权行为,被害人有权起诉,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如果恶意诽谤他人,造成一定影响或者后果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可报警,由公安机关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

  (三)如果恶意诽谤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构成诽谤罪。被害人可以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请求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判刑)。《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侵犯名誉权和诽谤罪的区别

  (一)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二)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散布虚假消息,诬说某工厂的产品质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搞垮对方,这种行为即使造成了严重后果,只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而不构成诽谤罪;

  (三)主观过错要求不同

  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此外,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三、诽谤行为须具备要件

  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一)诽谤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它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心态;

  (二)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它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实的行为来降低对该公民的社会评价;

  (三)诽谤行为具有公然性和针对性。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诽谤罪侵害名誉权怎么判罪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恶意诽谤他人,造成一定影响或者后果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可报警,由公安机关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若您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