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分期付款如何算诉讼时效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1 11:24
人浏览
导读: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适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房屋、家电等贵重的物品,分期付款很大程度得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但分期付款其实也属于债务的一种,只不过是在还款方式上有所改变。一旦发生纠纷,也受到民法典的调整。那么分期付款是如何计算诉讼时效的呢?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分期付款如何算诉讼时效

  一、分期付款如何算诉讼时效

  分期付款的债务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就是最后一次付款日到期后。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九条规定,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二、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时效

  财产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算,有无人身损害不影响财产损害赔偿的请求时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财产损害有哪些赔偿方式

  1、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还应包括现场抢救(险)、人身伤亡善后处理的费用,但不包括停工、停产、停业所造成的财产间接损失。

  2、设施是指道路安全设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设施,如电力、水利设施,房屋,树木花卉等。

  3、修复。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进行修复,恢复原状。修复以就地修复为主,尽量恢复原来状态,即在功能上、形态上、价值上没有太大变化。

  4、折价赔偿。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没有修复的可能,需要折价赔偿。折价时应计算出原物的价值,原物的新旧市场价以及残存价值等因素进行折价赔偿。

  5、牲畜受伤但没有失去使用价值的,应就地治疗为主;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经有关部门评估鉴定,折价赔偿。

  6、实物赔偿。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用种类、质量相同或相近的实物进行赔偿。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分期付款如何算诉讼时效的相关知识,分期付款的债务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届满之日起计算,就是最后一次付款日到期后。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