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法律知识

纯自然人犯罪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9-01 10:49
人浏览
导读:

自然人一般可以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不同行为能力人犯罪的法律后果都不相同,那么纯自然人犯罪都有哪些主体呢?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有什么不同吗?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纯自然人犯罪有哪些

  一、纯自然人犯罪有哪些

  纯自然人犯罪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不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如强奸罪,盗窃罪,贷款诈骗罪,拒不执行裁定罪等都是纯自然人犯罪。涉及自然人家庭身份才能构成的犯罪,如重婚、虐待、遗弃罪,单位也无法构成。

  根据《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二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有什么不同

  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

  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

  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范围内或与业务相关的活动范围内的行为负责。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如何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切民事行为均无效。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纯自然人犯罪有哪些的相关知识,纯自然人犯罪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自然人构成,而不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如强奸罪,盗窃罪,贷款诈骗罪,拒不执行裁定罪等都是纯自然人犯罪。涉及自然人家庭身份才能构成的犯罪,如重婚、虐待、遗弃罪,单位也无法构成。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点赞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