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刑事案件法律问答

运城
刑事案件
父母亲把你囚禁在家里,违法吗?
如果父母不让子女出门是为了保护子女的人身安全,那就不是违法的。如果父母长期采取囚禁、关押等方式不让子女出门,那就是违法的,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八条父母有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许多家长外出,由于家里无人看管小孩,为了防止小孩外出遇到危险,会把门反锁起来,把小孩锁在家里,限制了他们的自由。但这种做法是否违反了法律呢?是否会构成非法拘禁罪呢?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紧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即包括无辜公民、犯错误的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和犯罪嫌疑人。有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拘禁罪中的“他人”,只是指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动能力的人,包括潜在的有意志活动能力的人在内,如幼儿、醉酒者和熟睡中的人。但不应包括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动能力的人,如婴儿、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依法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剥夺他们的自由是合法的,所以他们不是非法拘禁罪的侵犯对象。非法拘禁罪的行为表现:1、行为人有造成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结果。2、行为人采用了捆绑、关押、紧闭等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3、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的行为,故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4、行为人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法律规定被法律授权的单位才能依法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除此之外,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没有权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此外,非法拘禁罪的主观表现为故意。过失是不构成本罪的。把小孩关在家里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罪的侵犯对象包括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的自然人。身体自由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民事权利的享有基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所以自然人一出生就享有了人身自由权。小孩也当然享有人身自由权。所以如果把小孩锁在家里,一定的时间的话,可能会触犯非法拘禁罪。从立案标准来看:根据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二十四小时的(2)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3)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的(4)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的(5)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6)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因此,如果把小孩关禁在家里超过24小时,是可以立案追查的,情节严重的是要受刑事处罚的。
运城法律问答顾问
运城法律问答顾问律师
0人看过
被骗了,怎么知道对方的钱去哪里
被骗了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追回钱:1、被骗后,应该要尽量保存好各种证据,包括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然后向公安机关报警处理,对于达到当地诈骗罪立案标准的,会立案处理;2、在公安机关侦查完结后,会移交人民检察院,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受害人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骗金额在三千元以上的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定具体标准。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2、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3、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运城法律问答顾问
运城法律问答顾问律师
0人看过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