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申请法律援助后是否可以收取委托人费用

诉讼 2020-03-24 12:0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民事诉讼类官司是不是要请律师应由当事人自行决定,请律师的目的在于通过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诉讼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否要请律师应由当事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一定要有律师参与。
      
    2、受托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其它符合规定的其他人。
      
    3、除律师可以担任诉讼代理人外,还可以委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来担任代理人。
      《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应该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委托人与被委托人之间属于代理关系,由被委托人根据委托人的受权,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委托人承担,所以应该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民法通则》  第六十三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   如果法院驳回诉讼,应该退还诉讼费。根据《诉讼费交纳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发回重审的,应当退还上诉人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当事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裁定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退还当事人已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风险代理收费等方式。
    常规收费
    常规收费是参照诉讼程序的级别进行,诉讼程序为“二审终审”制,即诉讼分一审阶段、二审阶段,首次提起诉讼即为一审,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如一方当事人不服,即可提起二审,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一般情况不得再提起诉讼。
    但是现实中,判决之后还有执行程序的提起,即判决后如果对方不履行判决确定的内容,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以使判决内容得以实现(即平时所说的查封、扣押财产)。
    相对应的,律师收费也就有一审收费、二审收费、执行程序收费三个阶段。需说明的是,《广东省律师服务政府指导价》并未提供执行阶段的收费指导,所以现实中一般为协商收费,或者算入一审、二审收费中,相当于免收执行阶段的费用。
    本站“诉讼费计算器律师费计算器”正是采用常规收费模式进行计算的。
    包干收费
    包干收费是指收取一次费用后将案件负责到底,即只收取一次费用而负责一审、二审、执行三个阶段。
    收费标准在常规收费中一审收费的基础上适当调高。
    风险收费
    风险收费是指在执行到判决、调解、和解的款项之前,只收取较少的费用,待胜诉或执行到款项后再收取较高的费用。
    收费标准为前期费用大约为,胜诉后为胜诉或执行到金额的10-30%。
    以上收费方式由律师和委托人根据具体情况协商确定。
    总之,律师收费的方式及收取多少律师费用都是由律师与委托人在一定范围之内协商确定的。
    具体某一个案子如何收费以及收取多少律师费,都应该与律师个人协商确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临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