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2个同案(包括我在内有3人)以别案处理,我申报与其他同案者联合赔偿了9万人。 此后,我向案件上诉赔偿十几万人,得到谅解。 现在我出来了,发现我丢了信。 我的同案不是全赔了钱吗,我怎么会失信?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2个同案(包括我在内有3人)以别案处理,我申报与其他同案者联合赔偿了9万人。 此后,我向案件上诉赔偿十几万人,得到谅解。 现在我出来了,发现我丢了信。 我的同案不是全赔了钱吗,我怎么

刑事辩护 2020-04-09 00:5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二、此问题容易混淆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盗窃、诈骗罪中涉及的赃款,能否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不能。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属于司法机关公权力追缴的范围。  
    2、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赔偿?目前相关法律及法院基本不支持精神赔偿。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47号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有关规定,现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条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第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判决后,查明被告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应当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第四条 被告人已经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第五条 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 对于民事案件的审理很多时候原告都会再次提起上诉,一般情况下案件的审理一审就会有结果,但是很多时候当事人不服判决就会提出再审,因此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是常态,不开庭审理是意外。那么民事案件可上诉几次。
    、 只要判决没有发生法律效力,上诉的次数没有限制,但还是要符合我国的两审终审制。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一般规定的例外情形有以下这些:   刑诉法解释第155条第3款规定,“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道交解释》)第14条第1款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是指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包括侵权责任法第16条和第22条规定的各项损害。
      《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据此,交通肇事案附带民事赔偿范围与民事侵权诉讼的赔偿范围是一致的。

  • 一、酒后驾车。酒后驾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将拒付赔偿金。
    二、超载、无牌照车出险。对于超载车或没有上牌的车辆出险,保险公司都会将其拒之门外。
    三、未年检车辆出险。根据合同,保险只对合格车辆生效,未年检的车辆视为不合格车辆,在此之下,消费者即使上了保险也不能得到相应赔付。
    四、驾驶人未年审。根据条款规定,驾驶员没有年审所开车辆属于不合格车辆,保险公司可根据保险合同拒绝理赔。
    五、在收费停车场中丢车、刮蹭。即使上了全险,若在收费停车场中丢车也不予赔付。因此无论是车丢了还是被划了,保险公司一概不管。发生上述事件,消费者正确的方式是找停车场索赔。
    六、对方全责你不追偿。一旦出险且责任在对方,一定要先找对方理赔,未果之后再找保险公司赔偿。
    七、未及时报案或擅自对车辆进行修复。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后,被保险人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在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未经核损擅自对车辆进行修复,保险公司也会拒赔。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昭通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