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律师: 您好!具体情况如下 2004年11月小张进入上海某公司(A公司)任业务助理,掌握客户资料和报价资料。从2005年始小张和A公司一业务员小陆谈恋爱,两人在2006年5月时领取了结婚证。在这期间,小陆于2005年6月从A公司离职,并从2006年开始在A公司竞争对手B公司处上班,任业务员。而A公司也从2006年年初开始慢慢了解小张和小陆之间的关系,也知道小陆在B公司任职,继而对小张是否泄露公司机密表示怀疑,并扬言不会放过小陆。因此在2006年6月15日,小张提出辞职,并开始交接工作,交期为1个月。而到7月15日时,由于A公司老总本人不在上海,故离职单没有签。这个时候小张实际上已未去公司上班,也征得领导的同意的。7月22日左右,A公司开始请律师着手诉讼,也请小张去公司面谈。说明1:小张,小陆都与公司签有《竞业协议》。小陆2005年6月离职时,公司并没有给与经济赔偿。小张是否会给经济赔偿,暂还不得知。说明2:小陆在B公司上班时,还带走了A公司的一位开发人员,一位生产组长。开发人员与公司有签《竞业协议》,但2006年初离职时,公司也未给与经济赔偿。

劳动纠纷 2018-09-03 22:3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一、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所以,看你是否有必要签。  第
    二、用人单位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应该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雇佣双方自愿签订的竞业禁止条款,作为劳动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的是员工的劳动权,而劳动权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因此,竞业禁止合同的合法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损员工的基本生活利益。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做出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中必须同时写明补偿金的数额和发放办法,否则就是无效协议。  用人单位扣工资违法。
  •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该条的立法本意是,工伤职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有过错在先,致使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同时,也应当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案中,邰某所在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没有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属于违法在先,无论邰某是否受到工伤伤害,都有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取得经济补偿的权利,受到10级伤害后,依法取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也没有疑义。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知悉其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劳动者不得到生产与本单位同类产品或者经营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者业务。;  甲方:个人  乙方:公司  业务部经理某某因个人发展原因辞职,离开本公司,鉴于某某在本公司长期工作的贡献,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竞业禁止离职协议。  
    1、甲方在离职以后保证不将本公司商业机密泄露给第三方,尤其是行业内公司和个人;  
    2、甲方离开本公司后两年之内不进入放疗行业其他企业担任关键职务;  
    3、甲方在离职后有义务书面交接所负责之遗留业务,包括合同、用户、采购、应收帐款,应付帐款、有关联系人及联络方式等;  
    4、甲方在离职后仍然有义务协助乙方收回甲方经手之应收款项,尤其是徐州医学院,郑州大学,阳泉第一医院几笔大额款项;  
    5、乙方将保证不向第三方泄露甲方在乙方工作期间的一切业务机密和个人隐私;  
    6、乙方将为甲方在离职前和离职后办交接业务、清理应收应付款项提供协助便利,直至以上工作清理完结;  
    7、为肯定甲方在乙方工作以来付出的劳动,乙方将在本协议签定和书面交接完成之后付给甲方人民币8万元,此笔款项分两次付清,第一笔是在书面交接以后付给甲方5万元,第二笔是在甲方清理后再付给3万元,此项工作原则上在4月31日前完成;  
    8、甲乙双方本着重信承诺,重合作原则妥善处理以上事务,此协议双方有保密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