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一家服装店工作。我们每个月都有丢货的现象。但是这个月尤其有点多。由于新来的员工不愿意跟着赔偿。老板就说他除了在店内安装了监控。而且在试衣间和库房都安装了针孔监控。说是与公安联网的。在他的电脑上有两个空格显示暂无信号。他说就是这两个显示无信号的他看不见。但是只要报案公安就能看见。而且他说他安得都是针孔监控。我想问的是。库房和试衣间都是我们员工和顾客换衣服的地方。老板和公安有没有权利安装针孔监控。我们的隐私受不受保护?老板总说他有朋友在派出所。公案人员就能看别人换衣服的隐私吗?可以反告他们吗??两者都可以起诉吗??谢谢了!

综合法律 2018-09-07 15:20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侵犯隐私权,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其中的个人领域,当然地包括个人居所、身体的隐密部位、日记内容、通信电话等,未经本人许可,不得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民事权益范围中明确包括了隐私权,即侵犯隐私权,同样必须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 在民事领域对隐私权的保护方法有三种:  
    (1)直接保护方法。法律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直接保护方法。如美国、德国。  
    (2)间接保护方法。法律不承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人格权,当公民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不能以侵害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寻求法律保护与救济,而只能将这种损害附从于(或称“寄生”于)其他诉因(如名誉损害、非法入侵等)寻求保护与救济。这就是隐私权的间接保护方法,如英国。  
    (3)概括保护方法。在民法或相关法律及判例中笼统地规定保护人格权或人格尊严,不列举具体内容,在实践中仍然保护个人隐私权,如日本。
  •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