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选购铺面交订金时签了认购协议书,协议书上的条文售楼员也没有提醒我觉得,也没表明,条文中列明的产品交易合同样本及补充条款,抵押借款标准和借款协议,之上也没有出示看我,这类状况我能要回订金吗

离婚 2021-11-08 04:47 人浏览
共5位律师解答
  • 一般情况下,交付订金的视作交付预付款。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
  •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企业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应以提取折旧的方式逐步摊销。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应在其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3、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4、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纳税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  
    5、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被税务部门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以及上述以外的各项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6、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7、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纳税人用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8、各种赞助支出。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 员工工资超过3500元部分,是根据不同金额有不同等级的税率的。
    如下: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 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的,如果劳动者受伤,并且鉴定为伤残等级的,那劳动者工伤期间的各种赔偿都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保险待遇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个月本人工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根据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条例确定,解除劳动关系时领取)、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确定)、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及劳动者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以公积金贷款买房为例:
    1、在全国范围内异地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广州市区域内购买自住住房的,可向住房备案地县区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2、贷款材料:购买商品房(期房、现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所需材料:借款人及配偶的户口本和身份证复印件。
    婚姻状况证明(已婚人士提供结婚证;离婚人士提供离婚证、自愿离婚协议/民事调解书/法院判决书)。借款人提供在指定银行开设的还款账户复印件。个人征信报告。
    3、借款人缴存住房公积金所在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开具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及缴存明细。
    已备案登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首付款凭证复印件。首付款银行进账单复印件。申请现房贷款时还需要提供借款人的房屋权属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