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律师你好,我用银行贷款买了二手房。是他的产权证还是在银行抵押的房产证

银行 2020-10-18 01:0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购房后原来业主违约可以按照房屋认购协议约定条款处理,先沟通,不行的话只能起诉。
    目前原业主已经可以办理产证,具备履行双方买卖协议的条件,拒不履行合约,属于违约行为,可以先通过社区或者中间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无法进行,只能拿上双方认购协议以及付款凭证到法院起诉,司法程序解决。
  • 所谓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住房或其他具有所有权的房产作为抵押或质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在本公司办理大约7个工作日放款。1.贷款条件
    (1)房屋可以上市买卖交易。
    (2)借款人有合法的身份。
    (3)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偿还贷款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
    (4)已购住房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房龄在30年以内。
    (5)有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条件。2.借款人应提供资料
    (1)房地证(房权证和国土证)、购房合同、购房票据、契税票据。
    (2)房屋的水、电、气及物管票据。
    (3)借款人及配偶的身份证与户口本。
    (4)借款人的婚姻证明(结婚证或民政局开具的未婚证明)。
    (5)收入证明(含公章)。
    (6)银行要求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3、办理抵押贷款流程
    (1)借款人向客服进行咨询。
    (2)本公司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并结合银行政策,为您量身订做贷款品种。
    (3)双方(本公司与借款人)意见达成一致后,签订贷款服务合同。
    (4)本公司联系评估公司对房屋现场进行评估。
    (5)完成评估之后,本公司做好贷款资料,便通知借款人带上相关资料到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确认贷款金额。
    (6)银行进行审批。
    (7)通过银行审批后,本公司会通知借款人到房管所办理房屋抵押登记。
    (8)完成抵押登记后,将房地证及相关资料交给银行,银行便会进行放款。
  • 银行是否可以拍卖房产以偿还抵押贷款?当然有权拍卖。  以委托寄售为业的商行当众出卖寄售的货物,由许多顾客出价争购,到没有人再出更高一些的价时,就拍板,表示成交。另称减价抛售;甩卖:大拍卖。我国拍卖法中已确认公开、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为拍卖活动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房子已经抵押给银行,如果不按时还贷,会有被拍卖的风险,具体房子所有人能分多少要看能卖多少,以及能够还银行多少。  
    2、一般是按照市价。关于责任承担,具体要看双方合同的约定,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依据其的违约行为致使对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而要求解除合同。
  • 二手房抵押贷款是指购房人以在房地产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购买住房、车位、大额耐用消费品、汽车和住房装修等多种需求,再由购房人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的贷款业务。(csai.c)  二手房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贷款额度是房屋评估值的7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年利率是
    5.94%。  房屋抵押贷款条件:房屋的年限在20年之内;房屋的面积各银行要求不一;房屋要有较强的变现能力;一般要求商品房,公寓,商铺,写字楼。  贷款额度  申请人可以只做一次抵押登记手续,实现最高额抵押贷款。获得最高贷款额度以后,可根据需要分几次支取借款,利息计算时间以每次款项实际发放时间为准。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利息成本。  申请条件  贷款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要求年满18周岁至65周岁(有些银行为60周岁)。另外,在中国内地有居留权的境外、国外公民也可申请。  借款人申请贷款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合法、有效的居留身份;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按期偿还借款本息的能力;  
    (3)所购房屋的产权明晰,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进入房地产二级市场流通的条件;  
    (4)有购买住房的合同或协议;  
    (5)同意以所购房屋及其权益作为抵押物;  
    (6)提出借款申请时,有不低于购房价款30%的自有资金;  手续流程  
    1.借款人贷款前咨询:填写住房抵押申请书,并提交贷款银行要求提供的文件或材料。  
    2.银行对借款人的贷款申请、购房合同、协议及有关材料进行审查。  
    3.借款人将抵押房产的产权证书及保险单或有价证券交银行收押。  
    4.借贷双方担保人签订住房抵押贷款合同并进行公证。  
    5.贷款合同签订并经公证后,银行对借贷人的存款和贷款通过转帐方式划入购房合同或协议指定的售房单位或建房单位。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赤峰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