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基本案情】 1985L先生从单位分到一套公有住房,1987L先生与C女士登记结婚,1998L先生按房改政策买下诉争房屋。6月,L先生与前妻所生的子女签订《南京市房地产买卖契约》,将房屋以买卖方式过户到子女名下。7月,C女士以既不知情也不同意为由,将L先生及其子女诉至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房屋买卖无效。 【审理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诉争房产属L先生与C女士夫妻共有财产,夫妻双方对共有财产享有平等的处分权。L先生处分房产未征得C女士的同意,两子女购买房产也不构成善意取得。故于10月22日判决如下:三被告于6月签订的《南京市房地产买卖契约》无效。 【案例评论】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房屋买卖无效的案例。案例中有三个焦点问题,分析如下:

离婚 2018-09-20 10:55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第一,如果房产证上明确记载了共有权人的,则对于共同共有而言,未经另一方同意的,该方事后也不认可该交易的,则房产买卖合同是无效;如果是按份共有,如果房产可以有效分割的,则对于签署方所享有的房产份额的处置是有效的,如果合同中处置的是整套房产,则其他共有权人事后不认可,对超出其份额的处置是无效的。由于现实中,一套房产难以按份分成独立的可供使用的空间,因此,在按份共有的情形下,合同在客观上也无法履行。
    第二,对于夫妻,这种法定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共有财产的情形,虽然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但仍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的规定,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具备上述条件的,买卖是有效的,否则,夫妻中的另一方有权要求撤销该买卖合同。
  • 夫妻双方共同拥有的房屋,其出售、抵押等处分行为应经夫妻双方共同决定。但根据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如果房屋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房屋登记方与第三人签订了买卖合同,善意的第三人支付了合理的购房款,并将房屋产权证过户到自己名下,就取得了该房屋的所有权。因此,夫妻的另一方要求追回房屋所有权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出售夫妻共有房产如何处理呢?根据《解释
    (三)》第十一条: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夫妻一方擅自出售夫妻共有房产的,应赔偿另一方的损失。  那么,如何认定夫妻共有房产呢?  
    1、首先要明确:房子购买的出资,和房产是谁的财产,并不是必然联系的。有的夫妻两个人出资,房产却写着第三者名字。比如有的夫妻用第三人名字购买房子。  
    2、通常我国法律认为,房屋属于谁的财产,要看房屋产权证上名字是谁,房子就是谁的。并不考察房屋出资情况。  
    3、有两种情况出现:  第一种是:如果是婚前所购买的房子。虽然是双方共同出资,但是以一方名字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法律上就认定是名义购买方一方的婚前财产,另外一方的出资是房产拥有方对于他的债务。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是在婚后所购买的房子,不管买房子的钱是谁出的钱,不管产权证是谁的名字,都认定为是夫妻共有财产。  
    4、明确这一点,就不会在婚姻财产权益处理时候,发生重大误解。不少婚姻当中的弱势群体,基于对对方的信任和喜爱,在买房子时候没有考虑到这点。当缔结婚姻后,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候,才突然发现自己在财产上发生了重大损失。

  • 1、夫妻一方处分共有房屋,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因为夫妻双方对共有财产,有平等的处置权。
    2、《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第十一条规定: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