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与前男友共通拥有一套房子,我是共有人。我首付出了6万。后来他给了我12万。但依然有我的名字。现在他要离婚,对方要房子。但我不同意。因为当初他未经我同意私自装修入住的。房贷他已经还完。我说这房子是他的婚期财产跟那个女的没关系。但是对方说如果不把房子给她,就要到我的单位去闹。我有正式的工作,有自己的家庭。我提出卖房分钱,他还是不同意,说那就走法律途径。我想问问,如果她们的离婚要上法院的话,会不会牵扯到我。我提出的卖房分钱的建议是否可行。还有,如果对方到我的单位取闹的话,我该怎么保护自己?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望您能给予指导,谢谢!

离婚 2018-12-06 23:4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如果想查清共同财产情况,可以起诉到法院后申请法院进行查询,尽量提供给法院存款银行名称、股票开户账号等信息以方便法院查询。婚后取得的存款、股票收益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

    二、离婚分割财产时,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法院只对有证据证明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于没有证据证明的,法院无法查明,不予分割。当事人可在有充足的证据后,另行到法院起诉分割。
  • 一方提起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大家看到这个问题,可能最直观的想法就是,主张离婚的一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不就行了!是的,这个办法可能大家都知道,但这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遇到这种情况的当事人,在没有其他办法的前提下,最后采取的无奈之举。
  • 你好,离婚有两种途径:
    1、双方都同意离婚,并且就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权达成一致意见,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2、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则可以起诉离婚。起诉离婚,大部分案件需要经过两次诉讼才能判离婚。 关于孩子抚养权:要根据双方的情况,看哪一方抚养孩子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利,来判决抚养权,其中,你母亲长期抚养孩子,对你争夺抚养权有利;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你目前没有固定工作,且需要抚养孩子,财产对你来说也很重要,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是平均分割,包括婚后购买的房产、车辆、存款,看你的描述,对方在做生意,需要取证证明他的财产。 详细电话咨询,如果已有离婚意向,建议早早与律师沟通,将财产证据先固定好,否则,对方有可能将财产转移。
  • 只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的,即与卖方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相关手续。确定要购买的房屋后,买方需要与卖方协商、签定合同。在合同中应根据您与卖方协商的内容,详细、清楚地写明买卖双方及有关第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付款方式、办理产权过户的时间、房屋交付的时间和方法以及安全交易条款,合同中还应明确规定对于违约行为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发生纠纷后的法律解决途径。由中介公司代理买卖的,买卖双方还应与中介公司签定居间担保合同,并明确中介方应承担的居间担保责任以及中介方在交易过程中应提供的服务内容。该合同在房产交易中心和中介处均可免费领取。在签订合同之后,需申请办理银行按揭贷款的应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前办理银行的申请贷款手续。银行会对交易房产进行评估,以衡定可放贷金额。在银行确定放贷金额并与买方签订合同之后,购房者根据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房价缴纳相应的税费(评估公司可在房产交易中心二楼国税窗口抽签选定),缴税后,买方和房主到房交易中心一楼办理过户事宜,并办理房产证。之后到二楼土管部门办理土地证。领证后,到银行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完毕后银行接收资料录入及发放按揭贷款。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房管所根据房产档案资料核实房屋产权状态是否清晰,在房屋产权状态清晰的情况下,房管所受理办证申请,受理后30个工作日内出证。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需要检查中介的证件、房屋产权属性等方面内容。在办理房产交易手续时,可以向鄞州区住建局房产交易中心等相关部门进行咨询。附:二手房交易的当事人双方需提供的相关材料卖方需提供的材料:
    1、产权人身份证(非户籍人士还应提供暂住证)
    2、户口本
    3、房屋所有权证
    4、原购房发票(复印件)、原购房合同
    5、共有产权人声明
    6、结婚证复印件
    7、产权人印章
    8、土地使用权证
    9、已购公有住房、成本价购房、优惠价购房、央产房、经济适用房等房产,出售转让时还应提供相关的审批和申请手续。
    10、买卖合同买方需提供的材料:
    1、买方本人身份证件(非户籍人士还应提供暂住证)
    2、户口本
    3、本人印章
    4、外籍人士需提供护照、居留证、工作单位证明
    5、港、澳、台人士需提供身份证、回乡证、外批单
    6、买卖合同
    7、如需要贷款购房,还应提供贷款银行所需的相关手续 。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保定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