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家已签定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书中就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安置签定如下协议交付期限????甲方(拆迁人)在2010年11月30日依照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将符合规定的商品房交付给乙方(我家)使用,如遇国家有关政策调整,不可抗力因素或未按拆迁工作程序规定时限拒不搬迁的,甲方可据实予以延期.违约责任????产权调换房屋逾期未交付使用,甲方按调换房屋市场价格日万分之五付给乙方违约金,协议继续履行.现在由于一钉子户未迁走,而影响到我家正常回迁,眼看快2年了,我家能否要到自2010年11月30日至正常入住交付使用那天这一段的违约金?是不是今年的11月30日之前必须得起诉?

拆迁补偿 2018-12-15 09:4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首先政府会给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是政府根据评估公司给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不会比实际价格低多少;
    2、根据您家的户口人数,除以面积,如果达不到人均最低面积,还会有补偿;
    3、如果您优先配合拆迁,还会多一些补偿;
    4、如果您拆迁的地方有营业执照(例如注册过小卖部,打字服务之类的),还会有一些补偿;
    5、开发商占地的话基本上比较好谈,只要不是天文数字,您尽可以多要,不给您就不搬,但千万别扛到最后几户,也千万不要坐表率,最先搬走;
    6、政府占地就不太好谈了;
  •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加班没有加班费可以以这个为由提出辞职。
    如果公司存在违法或违约的行为,你有权解除合同,要求给予补偿和赔偿,不用交违约金。  当事人完全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必须按约定给付对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违约金是合同经济方式的一种,也是对违约的一种经济制裁。违约金的设立,是为了保证债的履行,即使对方没有遭受任何财产损失,也要按法律或合同的规定给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标准依法定或双方在合同中书面约定。
    违约金有两种:  ①惩罚性违约金,其作用全在惩罚,如果对方因违约而遭受财产损失,则违约一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另行赔偿对方的损失。  ②补偿性违约金,是对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他方违约可能遭受的财产损失的一种预先估计,给付了违约金,即免除了违约一方赔偿对方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的责任;即使损失大于违约金,亦不再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 商品房拆迁怎么补偿?1,公共利益拆迁,已周边市场最高价为基点,加装潢,拆迁奖励,过度等等赔赏。
    2,商业拆迁,看做那方面用,商业盈利(宾管,酒店,商场等等)开发业主可以享受拆迁利益共享。
    3,商品房再次开发,业主有优先享受选择”原地回迁“的权利,1:2(全国已经有好多地方赔赏。也就是拆迁1套赔赏2套面积)分享面积,装潢赔赏,拆迁奖励,过度等等赔赏(也可以享受到利益共享)等等权利。
  •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必须有拆迁当事人的单位、姓名、经办人姓名,协议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拆迁非出租房屋,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签订协议;拆迁出租房屋,拆迁人应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签订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准和支付方式;  
    (6)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的方式;  
    (7)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至于每一个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应视拆迁补偿方式不同而不同。对于实行货币补偿的,协议中应主要载明补偿金额、搬迁期限;对于实行产权调换的,协议主要载明安置用房的结构、面积和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拆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所订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即实行强制性公证。通过公证,保证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利于消除被代管人对协议的疑虑。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被拆迁人或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保定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