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离婚协议书男方:罗XX,汉族,?1984?年??月??日生,住址江阴市XXXXXXXX,身份证号码:女方:王X,汉族,1983年?月?日生,住址上海市XXXXXXX,身份证号码:男女双方于2008年4月8日在江阴市民政局登记结婚,婚后于2010年8月14日生育女儿儿子各一名,女儿名XXX;儿子XXX。因性格不合无法共同生活,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已无和好可能,现经夫妻双方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订立离婚协议如下:一、男女双方自愿离婚。二、抚养权、抚养费及探望权女儿XXX由女方抚养,随同女方共同生活,儿子XXX由男方抚养。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下,双方都有相互探视对方抚养子女的权利。双方都不承担对方抚养子女的抚养费。三、财产处理(1)存款:双方名下无共同存款。(2)房屋:夫妻共同所有的位于江阴市XXX栋XX室的房产及其附属设施和物品所有权和处置权归男方所有,男方应于2016年1月25日前一次性补偿房屋差价20万元给女方。(3)债务:夫妻共同债务11.2万元,房屋贷款剩余25万元,由男方全部承担。除以上财产,双方各自名下的其他财产与债务,男女双方各自的私人生活用品及首饰归各自所有,各自承担。四、一方隐瞒或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责任:  双方确认夫妻共同财产在上述第三条已作出明确列明。除上述房屋、家具、家电及银行存款外,并无其他财产,任何一方应保证以上所列婚内全部共同财产的真实性。  本协议书财产分割基于上列财产为基础。任何一方不得隐瞒、虚报、转移婚内共同财产或婚前财产。如任何一方有隐瞒、虚报除上述所列财产外的财产,或在签订本协议之前?二年内有转移、抽逃财产的,另一方发现后有权取得对方所隐瞒、虚报、转移的财产的全部份额,并追究其隐瞒、虚报、转移财产的法律责任,虚报、转移、隐瞒方无权分割该财产。五、违约责任任何一方不按本协议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应付违约金10万元给对方。六、如本协议生效后在执行中发生争议的,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起诉。本协议一式三份,自婚姻登记机颁发《离婚证》之日起生效,男、女双方各执一份,婚姻登记机关存档一份。男方(签名):????????????????????女方(签名):日期:???????????????????????????????日期:

离婚 2018-12-16 13:3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夫妻有无共同举债的合意;二是夫妻是否分享了债务的利益。  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夫妻为婚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  
    2、夫妻一方或双方为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所负债务。  
    3、履行法定赡养义务所负债务。  
    4、夫妻一方因继承遗产所负债务。  
    5、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债务。  
    6、夫妻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负债务。  
    7、夫妻协议约定为共同债务的债务。
  • 对于共同债务问题,一方面要有证据予以证明;另一方面,如果你提出,对方认可,也可以;但是,如果没有证据,对方也不认可,对此你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把房子给孩子等于增加共有人,山东这边只能通过赠与或买卖的方式实现,而由于孩子目前一般没有财产,所以只能通过赠与的方式实现,因此需要其他共有人的签字,以及办理其他手续。
  • 主要是以双方协商为主,双方都没有意见就可以。
    如果双方没有能达成共识,有一方对分配方式不满意,主要参考依据就是新婚姻法。
    婚前房产归原所有人。
    婚后购买的房产默认各占50%,离婚时若一方能提供购房款是由一方全部支付或支付绝大部分的依据,房产则归这一方。
    共同还贷部分和其余部分按出资比例支付给另一方。
  • 夫妻共同债务是基于夫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夫妻关系,便谈不上什么夫妻共同债务。婚姻关系建立前,夫妻双方是彼此独立的没有法律联系的民事主体,任一方所举之债当然是其个人债务。
    婚前个人债务,即使因行使撤销行为或对无权代理行为的承认或因所附停止条件的成就等原因而使该债务在婚后才发生,也仍为婚前的个人债务。当然,根据我国新婚姻法夫妻财产约定制的规定,夫妻一方或双方各自的婚前债务,婚后可以约定为夫妻共同债务,一旦有明确的约定,一方或双方婚前的个人债务则转化为夫妻共同债务。
      在涉及夫妻个人债务及共同债务案件的执行中,执行机构首先应就债务性质作出判断,再根据债务性质区分确定可予执行的财产范围。对于个人债务的案件,应当执行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对于夫妻共同债务案件,则男女双方均是被执行人,可以执行其夫妻共同财产和各自的各人财产。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上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