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夫妻结婚以来,钱一直都是各管各的,费用开支基本上都是我支付,现在我想跟他起草一份婚内财产约定协议书

离婚 2018-07-06 10:0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首先,离婚协议书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内容包括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等,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小编为您介绍。   离婚协议书是登记离婚(协议离婚)的实质性文件,申请登记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认真书写,经双方签字后即有法律效力,离婚协议一般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共同财产的分割(归各方的数量和价值并附清单);   
    四、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五、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六、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的方法、期限;   
    七、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探望权实行的方式及另一方协助的义务;   
    八、其他需要在协议中明确的事项;   
    九、双方当事人的签名(盖章或手印);
    十、离婚协议书制作的时间。   相关离婚的法律法规:《婚姻法》第三十一条 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 进行婚内财产约定的可以的,你可以看看婚姻法的规定: 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因此,婚内财产约定可以对婚前财产、婚后双方收入、婚后双方债权及债务进行约定,且约定必须符合以下法定条件才能具备法律效力:
    (1)协议双方必须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4)婚姻关系合法有效;
    (5)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 怎样起草婚前财产协议书:  
    一、首先应评估签订该协议的必要性  男女相识相知相恋,直至步入婚姻的殿堂,结婚生子,联系双方的纽带主要是感情问题。男女一方在结婚之前向对方提出签订婚前财产协议的愿望,首先应评估对方能否接受,是否会影响到双方感情,包括在婚后履行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纠纷等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当代人在婚前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书的越来越多,当事人委托律师起草婚前财产协议书的也越来越多。而且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书本身即可避免夫妻婚后因财产问题发生纠纷进而影响双方感情。但是也有很多会影响到夫妻感情。  
    二、婚前财产协议书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当事人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男女双方关于婚前个人财产归属及债务承担的处理意见;  
    2、男女双方关于婚后收入及债务承担的处理意见;  
    3、关于婚后夫妻共同生活开支的分担;  
    4、关于共同生育子女抚养开支的约定及赡养老人开支的约定;  
    5、关于夫妻互助及其他约定等。  
    三、起草婚前财产协议书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双方起草婚前财产协议时必须出于自愿,不能隐瞒、欺诈、胁迫,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所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  
    2、婚前财产协议的约定不能过细,建议仅对重要财产作出约定即可;  
    3、协议的内容必须合法,既不能规避法律,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为了逃避债务而签订的婚前财产协议也是无效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成都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