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离婚后,对方不支付抚养费,属于不尽扶养义务吗?

离婚 2019-02-15 18:3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协议离婚的夫妻双方关于子女抚养费问题,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第一,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承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第二,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第三,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子女抚育费可以采取以下的给付方式:一是定期给付和一次性给付。可依父母的职业情况而定,原则上应定期给付,这主要是指有固定收入或虽无固定收入,但每月都有相当收入的父或母,应按月给付;从事农业生产或收入较高的父母,可按季或年给付;特殊情况下,也可一次性给付,如当事人有充分的经济能力,有条件一次性给付的;对于涉外、涉华侨、涉港澳台同胞的离婚案件,对子女的抚育费一般都做一次性给付的处理,以免日后发生执行困难。
    二是以物折抵。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没有经济收入的一方或下落不明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确定的子女抚育费所要给付的数额,用归属与无经济收入一方或下落不明一方的财物,以相当的数额,折抵抚育费,交付抚养子女的一方。
  • 1,如果有固定收入的话,抚育费的标准一般可按照收入的20%-30%承担。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本人月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计算,其比例同第一点相同。
    3,农村的话,按照上一年度当地农民年平均收入标准计算。
  • 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一定范围亲属间的扶养关系,是一种民事权利义务法律关系。同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它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组成:
    第一,扶养关系的主体,是根据《婚姻法》规定在扶养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扶养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享受扶养权利的人,被称为扶养权利人;另一种是承担扶养义务的人,被称为扶养义务人。
    第二,扶养关系的内容,指扶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即扶养权利人享有的受扶养的权利及扶养请求权;扶养义务人承担的扶养义务。也就是说,扶养关系的内容包括扶养权利和扶养义务两个方面,前者是扶养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后者是扶养义务人承担的义务。
    第三,扶养关系的客体,是扶养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扶养权利人接受扶养和行使扶养请求权的行为,以及扶养义务人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扶养义务由义务人自觉履行。
    只有在扶养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需要扶养的权利人才行使扶养请求权,要求义务人履行法定的扶养义务。
  • 事实上你是无法追究离婚前的行为责任。么有法律支持,除非其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这只是刑法)。离婚后可以要求支付孩子的抚养费,按实际收入的20-30%收取。如果可能一次性收取到孩子18周岁。另外如果离婚时女方要求要孩子,要看几个条件:
    一、孩子年龄。太小对女方有利。
    二、五岁以上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三、原则是怎样对孩子有利。如果庭审时孩子明确向法庭表示愿意跟谁,那将最有利。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廊坊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