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在微信上的一个网站上面被骗了几百块钱,然后我通过举报,微信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通过调查,认定了这个网站存在诈骗的行为,但是他们却没能追回我的财产损失,而是叫我自己去通过电话联系,自己追回,我通过电话联系但是只是没人接听,然而我的财产损失又太小了,警察又不会帮忙。希望你们能帮我追回这笔财产。我在微信上的一个网站上面被骗了几百块钱,微信的相关工作人员也通过调查,认定了这个网站存在诈骗的行为

债权债务 2019-03-12 07:1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如何有效举报网络诈骗行为
    网络诈骗与一般诈骗的主要区别在于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行为。由于互联网的隐匿性,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公安机关办案增加了难度。遭遇网络诈骗,应尽早向公安机关报案,方可能追回经济损失。同时也可通过对诈骗网站、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账号举报,防止其他人继续遭受损失。注意事项如下:

    1、第一时间向属地公安部门报案。
    律伴让法律服务更便捷!
    2、尽可能多的留存证据,例如以下内容:
    (1)打款记录截图或银行转账单据:
    (2)聊天记录截图
    (3)通话录音,
    (4)短信记录截图。
    (5)往来电子邮件。
    3、将公安部门的接警或立案回扰、证据材料、违法网站网址、违法即时通讯账号等一并向举报中心提交。
  • 你好,被人骗了钱及时报警,达到立案条件警察会立案调查,通常被骗3000元以上警察会立案,不会不管,但是侦查破案需要时间,建议你积极协助警察,提供相关的线索,有助于你追回你的钱财。
  • 诈骗类型
    折叠代购诈骗
    诈骗者声称价格非常优惠,以此为诱饵,打折代购。网友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让网友加付“关税”,等网友付钱后,骗子消失了货也没了。
    【提醒】到正规网站上买东西,别只顾捡便宜,实体店更保险。
    折叠二维码诈骗
    二维码诈骗子以商品为诱饵,给你返利或者便宜,再发送商品二维码,实则藏有木马病毒。
    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你的应用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提醒】手机不要随便安装不明程序,不要贪小便宜,否则吃大亏。
    折叠盗号诈骗
    与盗用QQ号诈骗类似,骗子盗取你的微信身份,冒充你的好友跟您联系,并以各种理由向你要钱。
    【提醒】与微信好友电话联系,核对真假。
    折叠伪装诈骗
    伪装诈骗骗子一般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你搭讪,或骗取你感情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提醒】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的朋友,都要牢记“交友需谨慎”,毕竟世上“白富美”、“高富帅”是极少数。
    折叠点赞诈骗
    点赞诈骗这种诈骗方法最多,主要分两种情形:一是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什么礼品或优惠,实际等你集满了要求的“赞”,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
    二是商家发布“点赞”信息时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体位置,而是留下电话,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这种“皮包”网站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提醒】对这种点赞的信息要先查证一下,打个电话咨询,必要时可把咨询答复录下,防止商家“赖账”;也可直接实地查看,眼见为实。
    折叠假公众账号诈骗
    骗子喜好在微信平台上取一个类似于“交通违章查询”这样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你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诈骗。
    【提醒】对于各类公众账号要提高警惕,可与该账号官方联系求证,不要随意进行交易。[1]
  • 诈骗罪是刑事犯罪,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违法所得应当追缴、退赔,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诈骗的财物。   《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第一百四十三条 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三日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予以退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昌江县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