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是买受人,因牵连缴纳国家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问题卖方,根据有关法律明确规定,由被执行人缴纳,或者从卖款子里缴。没有理由再叫买方缴纳,因公告说缴费税请问有关部门,缴税部门2015年12月18日说卖方税费于法院去执行,具体详见宁波市国家税务局、宁波市地方税务局、宁波市中院、甬中法(2015)20号有明确的规定、买方只缴自己的个人所得税,请问执行法不去执行怎么办?执行法官说企业执行,个人不执行?拿着裁判书住你的房子去。由被执行人缴纳,请问有关部门,请问执行法不去执行怎么办?个人不执行?

案件执行 2019-05-20 22:2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乡、镇以上(含乡、镇)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含县) 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类似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者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4)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以及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  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 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和45%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等。该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奖金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3500元/月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阜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