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和老公结婚五年了,原先两个人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生有一男孩两岁了,由奶奶带,两年前老公辞职,将近两年的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就瞒着我吧自己两万六的住房公积金拿出来不知道干什么了,但是后来死活不承认。我们在信用社有四万六的一笔贷款,这笔贷款是结婚的时候我家没有要一分彩礼,但是我的父母要求我总能把我上学的助学贷款还了吧,当时是有2万六,毕业几年后去还的时候,利息加上滚了三万六。这个还贷款的事他的父母是不知道的。但是一年前老公说要我拿我的住房公积金在工行带三万五出来还信用社的这笔钱,工行的贷款银行就从我工资卡上每个月扣除,我就相信了,贷款出来给他,结果半年后他就根本没有去还那笔四万五的贷款,他拿我的三万五给了一个女人在传销花光了,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我在供着,还要还这笔贷款,把我都快气疯了,今年五月份我公公就退休了,结婚前答应我退休后给我六万的住房公积金用来买房子,而且公公说这笔钱要亲自交到我手上,因为他知道他儿子是什么样的人,马上就到去拿钱的时候了,老公要逼着我把这笔钱拿来还信用社的四万五,他每个月给我交工资,三年后把这笔钱补起来,因为我们住的是公租房,三年后会卖,但是我不相信他,因为他的工作不稳定,而且他常常不守承诺和信用。我没有办法,但是我也不能妥协,因为结婚五年了还没有房子,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还租住不是个办法,我得给他一个保障。他这会儿给我两条路我不给他补这笔钱他就会被法院起诉,而实际要是法院起诉也起诉的我,因为贷款的时候都是在我名下,要是动用了这笔钱,就买不了房子,怎么给孩子一个交待,还有我考虑的一点是有一天要是生活有变故,比如离婚,他的爸爸来问我要这笔钱该怎么办。他现在把我逼得走投无路,孩子的买房子的钱不能动,商量跟他离婚,他不给我孩子。他的工作不稳定而且在外地,我觉得孩子生活没有办法保证,而且就算贷款五月份还款时间到了,递传票也是给我递,我无路可走了,请问律师我该怎么办?总之就是概不该离婚?这笔买房子的钱改不改动,要是动我是不是该立个字据什么的吗?

综合法律 2018-12-26 12:5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购买房屋并按揭贷款,婚后取得产权并登记在自己名下,该房屋仍属于个人财产。虽然对于此种情形下房屋属于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争议很大,但笔者认为,确定同财产不仅要看它产生的时间,还要考察其与原权利的关系。婚前个人权利与其它权利一样,都是经济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现,该利益已在婚前产生,其在婚后改变为有形财产或另一种权利,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其本质并未改变,因而仍然是个人财产。我国澳门地区民法典对此提供了的益的启示,按其规定,因结婚前之个人权利而取得之财产即使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也不属于共同财产(第1584条)。其第1585条具体列举出以下几种情形:
    (1)因对在上述日期(结婚日)前已存在但在该日期后分割之末清算财产拥有权利而取得之财产;
    (2)取得时效所根据之占有在上述日期前已开始者,透过此时效之完成而取得之财产:
    (3)在上述日期前以保留所有权之买卖形式买入之财产;
    (4)优先权所根据之状况在上述日期前已存在者,透过行使此权利而取得之财产。因此,此得情形下,房屋应属于个人财产,其分割方式见
    2.

  • (一)同居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
    此时按事实婚姻处理,这种情况除非双方愿意补办结婚登记,否则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不能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协议离婚。
    (二)同居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
    这种情况不属于事实婚姻,属于非法同居,不存在离婚的问题。我国法律是以时间为界,来解决没结婚证怎么离婚的问题。
    不符合事实婚姻要件的或是不愿补办的,则是同居关系,无需通过民政部门或者法院解除关系,自行解除即可。如果对同居财产分割有争议,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 1、婚姻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收集家暴相关证据,可以向对方请求赔偿。
    2、房产属于双方共同所有,原则上应该平均分配,但是考虑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对方家庭暴力导致婚姻不能存续,对你更有利一些。如果有首付是你单独出资的证据材料,也会对你更有利。
  • 你好,可以起诉离婚,并让对方支付抚养费,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婚内请求给付生活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只有在法院判决离婚或者协议离婚后才能请求支付抚养费,两周岁以内的孩子通常归母方抚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九江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