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13年8月在原单位办理辞职后,养老保险办理封存。2015年6月办理转入异地社保局(不是户口所在地的社保局)。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之间,一直未缴纳养老金,现新单位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该怎么办理衔接手续,中间没有缴费的可以补交吗?如果可以补交是按个体缴纳吗?每年补交多少钱?

保险纠纷 2018-12-25 11:0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养老金缴满15年能领多少钱,  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月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
    195、55岁为
    170、60岁为139);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60%,高限为300%。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举例说明:根据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统计局文件显示:2011年度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为32906元,月平均工资
    2742.17元。根据上述公式,假定5年以后甘肃籍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当其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6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6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
    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养老金如何发放  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参保人员参加工作时间的不同,把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分作三个类型:  
    (1)1996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作“新人”),基本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退休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  
    (2)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称作“中人”),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各种补贴调节金四部分组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以本人退休前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乘以过渡性养老金计发比例(
    1.4%),再乘以1995年底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求得。  
    (3)1995年底以前退休的(称作“老人”),按原办法计发养老金不变。
  • 社保能转移。社会保障转移过程如下:
    1.领取身份证复印件并将身份证上的地址输入地方税务局。 (如果委托他人的代理人,必须提供受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到地方税务局完成工作,领取身份证到社会保障局打印基本养老保险证。
    (如果委托他人代理人,您必须携带受托人和受托人的原始身份证)

    3.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证书”,并办理过户手续后转交社保局转交。

    4.社会保险机构收到接受信后,还会审查您当地的社会保障支付状况。
    如果没有付款,资金将转移到您新单位的社保机构,并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转换”。信息表格终止您原来工作地点的社会安全关系。这些一般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拓展资料
    社保包括:
    社会保障包括养老金,医疗保健,生育,工伤和失业。
    退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您可以每月领取15年或以上的退休金。
    医疗:住院费用可以报销,收费很高。
    生育力:只要你有一个孩子,你可以享受连续支付12个月或更长时间的部分费用。
    工伤:在工作时间内,您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工伤事故报销;
    失业:单位终止与您的劳动合同后,您可以在找到新的工作单位之前领取失业保险福利。具体时长取决于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工伤保险必须分级,伤残等级不同,工伤保险索赔也不相同。住院可以报销伤病。
  • 养老保险金是指职工因在一个企业工作到一定年限,不愿继续任职或因年老体衰、工残事故导致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企业为保证其老有所养而付给的年金或一次付清所得金。其来源是由职工所在企业以及职工在职时按一定比例共同交纳的,并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与专门机构管理。  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1、按月领取按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
    1.4%。  
    2、死亡待遇。
    (1)丧葬费
    (2)一次性抚恤费
    (3)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按月发放,直至供养直系亲属死亡。  注意:养老保险应尽量连续缴纳,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凡企业或被保险人间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按有关规定不缴费的人员除外),被保险人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条件,计算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性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按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逐年前推至相应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累计间断的缴费时间,按每满12个月为一个间断缴费年度计算,不满12个月不计算)。
  •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
    195、55岁为
    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限为
    0.6,最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威海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