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老公婚外和他人同居了,现要和我离婚。但我不愿意离,他有想法转移财产。。我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离婚 2019-01-27 01:5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如果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同居或大家公认为是夫妻的,涉嫌重婚罪。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一夫一妻制是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客观要件  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
    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主体要件  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主观要件  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
    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重婚罪的成立。  《刑法》  第二百五十八条 【重婚罪】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一方不同意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那么应当通过诉讼离婚,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下落不明或者监禁1年以上的,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一审一般时6个月,二审时3个月。
    如果法院第一次判决不离的话,半年之后可以重新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一般情况下应当判离。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由于婚外同居引起精神损害赔偿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本身婚姻合法。只有合法的婚姻才受法律保护。
    2、必须是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生活。
    3、必须是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同居。
    4、赔偿主体只能是婚姻中无过错方的配偶方,婚外第三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5、必须以离婚为前提。不要求离婚仅起诉精神赔偿或虽起诉离婚但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精神损害赔偿不予支持。
    6、无过错方作为原告时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离婚诉讼时未提出,离婚后再行单独起诉的,不予支持。

  • 1、不存在自动离婚的说法,要想离婚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或者双方到民政局协议离婚,但是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一方发起离婚诉讼,经法院调解无效,依法是应当判决准予离婚的情形。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并未依据婚姻法19条的规定订立婚前或婚内财产约定,适用婚姻法17条、18条、39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双方都没有过错的情形下,原则上平均分割,如果一方存在家暴、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遗弃或虐待家庭成员的过错情形,另一方为无过错的,则无过错方可以提出损害赔偿,一般以过错方少分甚至不分夫妻共同财产作出处置。
    2、一方要求离婚的,可先由有关单位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发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A、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B、家庭暴力、遗弃或虐待家庭成员C、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E、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依法宣告失踪,另一方发起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7条、18条、19条、39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山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