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这边就是跟一个人买学位、然后那个人收钱了,跑了、之前给的身份信息都是假的这属于诈骗吗?

刑事辩护 2022-11-20 09:2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报警,通过侦查手段解决
  • 对于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包括:虚设担保设置陷阱等欺骗手段,骗取别人钱财;伪造编造票据,以虚假的证明骗取财物,冒用他人名义,签订虚假合同,利用已经撤销的单位,与人签订虚假合同等,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处分自己财产。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有意隐瞒事实情况,造成了对方当事人误信,导致其利益受损而从中自己获利的行为就是民事欺诈。而诈骗行为则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捏造事实,隐瞒真相,无中生有的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的,构成了诈骗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是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是没收个人的财产。
    ”而欺诈行为虽然也是违法的,但其严重程度仍然只是属于民事违法的范畴之内。对于民事欺诈行为,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是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
    ”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法律规定,是要求返还财产,欺诈行为一方对于对方产生的损失要进行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哈尔滨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