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轻微剐蹭不知情离开现场

交通事故赔偿 2022-11-23 09:1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轻微事故不知情离开的,承担该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可以共同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
    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 轻微刮蹭逃逸一般3天内报警有效果,但是报案之后受不受理的,则需要根据具体的事实来确定,确实存在的,那么就会受理。但是发生交通事故最好及时报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 刮蹭逃逸报警的,交警会处理。根据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
    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成都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