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想咨询一下个体户与小规模纳税人有什么区别

公司税务 2022-11-24 15:56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个体户是指中国公民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个体劳动者。由个体户来经营的单位成为个体经营户,指的是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所称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法律依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条有经营能力的公民,依照本条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也可以家庭经营。
    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
  • 个体工商户是企业法律形态的一种,而小规模纳税人是税务部门从纳税的角度对企业所界定的一种概念。所有的企业都是纳税人,税务部门将他们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  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的区别为:  
    (1)企业的销售额的不同,即年销售额:生产性企业超过100万元、商业企业超过180万元税务部门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达不到上述标准则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2)帐务是否健全的不同。一般纳税人要求帐务必须健全,即帐务可以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也就是说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在帐务上真实反映。小规模纳税人就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最终是由税务部门认定的。  
    (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税方法上也不同,使用的税率也不一样。一般纳税人一般是查账征收,小规模纳税人是核定征收。
  •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是,应税销售额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果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是一般纳税人;未超过的,是小规模纳税人。
    法律依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条
    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但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第五条
    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具体登记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一经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重庆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