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官司赢不执,善举遭遇拦路虎

我致富不忘乡亲,想在村里修条路,①改善村落后面貌②放便村民出行。这本是件好事,可却有人不原意了,为此双方打起了官司。

本村村民韩言然,认为这条路不能修,理由是占了他家老宅基,双方协商不成,韩雪东等6户村民将韩言然告上法庭。

太康县人民法院(2015)太民初字,2727号文件,判决,被告韩言然现在所建房的地基及堆放的砖头,已占了该条斜路。(原工用通道)严重影响原告等人(⑥户人家)的通行权,遂判决被告恢复原状,排除防碍不得影响原告等人通行。

判决生效后,原告等人多次向太康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没有结。被却方一面四处托关系拖关系拖延执行。一方面加紧建房,造成即有的事实。法院如果不立即制止,原告等人的合法权益将蒙受重大损失,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将成一纸空文!法律尊严何在,公平何在双方协商不成,原告等人多次向太康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造成即有的事实。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将成一纸空文!

离婚 2019-05-11 12:4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
    1.当事人均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必须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六个月内申请执行;
    2.当事人均为公民或其中一方为公民的,必须在法律文书生效后一年内申请执行。
    上述就是关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间期限的有关规定.
  • 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一般会判处刑罚,可以被刑事拘留。《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间是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   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涉嫌拒不执行裁定判决罪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即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下称《立法解释》),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作了量化和解释,取消了拒不执行情形只能发生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书以后的限制,不再要求行为人客观上须有暴力、威胁的方式妨碍或者抗拒执行,并将被执行人采取表面合法而实际为规避法律的行为纳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犯罪行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杭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