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侵害公司名誉权立案标准是哪些

名誉毁谤 2022-12-25 21:0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侵害公司名誉权立案标准为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存在损害后果,名誉损害,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侵害人具有侵权行为,损害后果和侵权行为具有因果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 侵害公司名誉权立案标准是:
    1、行为人有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侵权人实施侮辱、诽谤等行为;
    2、行为人有过错,主观过错的调查应以行为人是否有实际恶意为标准;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法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声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 侵害名誉权的立案标准是:
    1、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2、实施了侮辱、谩骂等行为;
    3、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
    4、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法律依据:
    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千零二十八条
    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内容失实,侵害其名誉权的,有权请求该媒体及时采取更正或者删除等必要措施。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杭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