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想咨询,取保候审最后判的是缓刑吗?

因为打架造成对方一个轻伤一个重伤,我们是几个人,但是我们这边被抓的人判了2年3个月,我是自首的,不是主犯,现在在取保候审,像这样的是最后是判缓刑还是死刑?

刑事辩护 2018-12-30 09:1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取保候审是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犯罪侦查期间(包括侦查期间和逮捕后的羁押期间)犯罪嫌疑人没有必要采取羁押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后,要求犯罪嫌疑人不能离开指定地点(比如不能离开所居住的城市)。
    取保候审后,至于判刑不判刑的问题是要依据检察院提起公诉现有证据材料能不能证明你有罪,法院采信有罪则判刑,法院采信无罪,或者罪刑较轻则不判刑,和取保候审无关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活动中的强制措施,与释放不释放无关,如果取保候审期间有违法活动存在,执行机关有权撤销取保候审改为羁押状态。
    如果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法活动,则就等待公安机关侦查后移送检察院公诉,当然期间内可能会因为证据不足撤销案件,也可能会最后提起公诉的。
  • 是否判处缓刑,主要依据的是犯罪的严重程度。
    被害人是否谅解,是能否从轻处罚的一个酌定情节,但被害人不谅解,不代表被告就不能判处缓刑,反之,就是被害人谅解了,也不一定就可以判处缓刑了。
    当然,法庭也要考察,没有赔偿的原因,综合全案后,再作出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性质上,仍然是民事性质的。
    民事部分的处理,原则上不影响对刑事部分的判决。例如,刑事部分不上诉的,民事部分仍然可以上诉。
    反之,也可以。因此,刑事与民事,性质上是分开的。
    但是,如果刑事部分,是单处或并处罚金的,这个罚金不交,本来可以判处缓刑的,也可能判处实刑了。请注意罚金是上交给国家的,这跟民事赔偿是二回事。
  • 死刑缓刑,简称为死缓,属于死刑的一种。
    死缓是对罪行足够死刑者,在判处死刑的同时给与2年的缓期。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 1、交通肇事后,当场报警,并在现场等待接受处理。到案后,如实供述交通肇事事实的,才构成自首。
    2、交通肇事后,当场报警,并积极保护现场、救助伤者。到案后,如实供述交通肇事事实的,也可构成自首。
    3、如果只是交通肇事后现场报警,但未等待公安机关处理,也没有积极保护现场、救助伤者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最高法院关于自首、立功的若干意见

    一、关于“自动投案”的具体认定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黔南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