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41岁,是某学校临时工,从97年9月1日起一直在某初级中学食堂工作,除节假外,每日工作时间从上午7点到下午1点,工作时间达6小时不足8小时,按月领取工资,学校有的年份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年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给办社保,由于本人是临时工且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不懂法,以为不符合缴纳社保条件,12-13年本人自费办理了社保,后听人说应该给办社保,在14年9月向单位提出要求单位办理社保,单位让她与武进区人力资源派遣公司签订了合同,期限从2014年9月-2016年9月,给缴纳了社保,目前本人仍在该单位工作。现在我想问两个问题:(1)我是否有权要求单位补缴以前所欠社保?(2)我是否有权要求单位给以经济补偿(因为一直在这个单位工作,2014年9月与武进区人力资源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与单位劳动关系终止了)有的年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权要求单位补缴以前所欠社保?与单位劳动关系终止了)

劳动纠纷 2019-05-09 07:3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公司拖欠工资,社保未交,可否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交社保的,劳动者可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补缴社会保险和经济补偿金。
    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不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和经济补偿金。
    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证据材料主要有劳动合同,工资银行账单;身份证复印件(1份)。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 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  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其他单位自批准成立)之日起90日内,应当向社保机构申办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企业与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确立劳动关系的,或者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企业应当及时为员工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用人单位不得以试用期为借口,拒绝为员工参保。
      员工辞职或变换新单位社会保险如何处理?  员工从本市的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工作,只要将《职工社会保险证》或《深圳市社会保障卡》的电脑号及身份证号码提交新单位,便可由新单位申请参保。
    同时,原参保单位应在员工辞工的下一个月通过网上申报或者到社保机构为该员工办理停保手续。为保障员工的参保利益,原参保单位未及时办理停保手续的,新参保单位可以通过网上申报办理新员工的参保手续。
    不论员工社保是否停交,新参保时自动将前后参保资料、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积累额予以合并。
  • 补办条件:
    1、持卡人不慎遗失社保卡;
    2、社保卡卡面污损、残缺不能辨认;
    3、社保卡不能在读卡设备上正常读写。
    补办资料:
    1、本人身份证;
    2、补办申请表;
    3、其它资料。
    【注】因各地方实际情况不同,社保卡补办资料依据本地规定执行。
    补办流程:申请人携带相关资料前往地区社保机构补办社保卡即可。具体办理流程根据地方规定执行。
  •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常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