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买二手房,是去年后半年交的房,房产证还没下来,请问在交易过程中如何保障买家的权益

房产纠纷 2019-06-20 13:2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二手房买卖经常出现房屋已经出租或者抵押的情况,而按照我国法律“买卖不破租赁”、“买卖不破抵押”。因此,对抵押或租赁的房屋一定要在买卖前要求卖方处理好抵押或租赁的第三方权利问题。
    如果由此导致买方损失的,买房可以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如果房屋有其他共有权人,那么买方应当取得共有人同意方可买房,否则合同可能被宣告无效。
  • 二手房交易税如何缴纳,  签订预售合同时需缴纳的税费如下:印花税:税率为1‰,计税前提为签署房屋预售合同,买卖双方各
    0.5‰。公证费:费率为房款的3‰,计费前提为合同公证之时,缴纳人为买受人。律师费:费率为房款的
    2.5‰-4‰,计费前提为签署房屋预售合同时,缴纳人为买受人。二手房交易税如何缴纳主要内容如下:  
    一、买二手房需要交哪些税  对于买方而言,需要缴纳契税(视情况而定)、印花税和登记费等。  
    1、购买普通住宅且为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住宅,需缴纳契税为房屋总价的1%;  
    2、购买普通住宅且为90平方米以上的首套住宅,需缴纳契税为房屋总价的
    1.5%;  
    3、购买普通住宅但非首套住宅,需缴纳契税为房屋总价的3%;  
    4、购买非普通住宅需缴纳契税为房屋总价的3%  
    二、卖二手房需要交哪些税  对于卖方而言,会涉及到的税费有营业税及附加、个人所得税和交易手续费等。  
    1、普通住宅满5年且为唯一一套的,不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2、普通住宅满5年但不是唯一一套的,不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房屋总价的1%;  
    3、普通住宅未满5年的,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房屋总价的
    5.56%,个人所得税为房屋总价的1%;  
    4、非普通住宅满5年且为唯一一套的,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房屋差价的
    5.56%;  
    5、非普通住宅满5年但不是唯一一套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房屋总价的2%,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房屋差价的
    5.56%;  
    6、非普通住宅不满5年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房屋总价的2%,缴纳营业税及附加为房屋总价的
    5.56%。
  • 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拿到房产证,具体的根据市二手房过户流程,如下:
      
    1.买卖双方在已经选择好的中介公司那里进行相关的手续登记,并交纳定金,合同办理是前提基础。
      
    2.前面手续办理完毕后,中介公司开始为买家到相关银行办理贷款手续。贷款申请时间比较严格,时间多数为半个月,当然每个地区不一样。最后待银行审批后,获得同意发放后,开始办理过户手续。
      
    3.按产权转移登记要求,到产权登记中心那里,买卖双方需准备规定的资料以备过户。
      
    4.中介公司的人带着买卖双方及相关资料,到地税局办理核税缴税手续,地税局出具税务收据。
      
    5.然后又回到交易中心,进行递交契税、营业税收据和双方所有过户所需的证件,填写《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书》,领取受理通知单,同时补齐房屋印花税。
      
    6.在这个等待时间里基本没什么难题困扰,可以顺便了解一些费用,比如: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等费用,同时对家具等进行最后查验。
      
    7.满20个工作日后(每个地区时间可能不太一样),有专门的人会通知,前往交易中心领取房产证。这个时候,银行那边也会下达通知,买方准备开始供房了。
  • 只要双方之间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则房屋买卖合同合法有效。
    如果没有房产证的二手房需要过户是不能办理手续的。买卖双方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申请过户,必须提供二手房的房产证,没有房产证,过户要求也会遭到拒绝。
    根据相关规定,拥有房产证的房屋才可交易,没有房产证的房屋不得上市交易。由于目前我国采取的是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如果你没有房产证,那你将没有权利交易房屋,同样也就无权享受该房屋所带来的相关利益。
    将来该房屋如果需要拆迁,那自己将无法得到补偿。
    有些买方会选择先签署合同,再等卖方获得房产证。如果只签订合同,并不能保证最终的结果,如果卖方反悔,同样不能得到房屋的产权,尤其是在已经付款的情况下,风险较大。
    实际中,有部分交易会采取公证方式,签订协议之后进行公证,协议中把相关的过户时间等也进行约定,但这仍取决于双方诚信。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鞍山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