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兄弟偷了一部旧手机,价值8oo元,被关看守所两个月了,期间分别通知家属去签领了两次逮捕证书,正常吗?

刑事辩护 2019-05-16 07:1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刑事拘留、批准逮捕不通知家属,属于违法。但特殊情况例外。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
  • 第一个问题: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二十五条 对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制作《逮捕通知书》,送达被逮捕人家属或者单位, 第二个问题: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零八条 拘留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送达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 因此,被拘留或被批捕后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不予通知:   
    (一)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可能逃跑,隐匿、毁弃或者伪造证据的;   
    (二)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三)其他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   上述情形消除后,应当立即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对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逮捕通知书中注明原因。 通知的时限应从作出拘留或批捕时起算,24小时内通知家属。
  •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规定没有规定在看守所被刑事拘留多少天可以取保候审,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批准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天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