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法律上规定警方多久没抓到犯人会失去追诉时效的,那么故意杀人罪追诉时效又是多久呢?

综合法律 2018-07-19 22:19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追诉期的规定:

    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或者侵权行为的有效期限。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 故意杀人罪如何认定?

    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
    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

  • 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什么是故意杀人罪,如何判断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呢?  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一)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二)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三)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天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