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问婚前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如果不公正的话怎么签署具有法律效益

离婚 2019-03-04 17:54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申办各类公证均需具备的证明材料  户口簿、身份证、护照(出境日期及有效签证)或境外其他身份证件复印件、委托书  
    2、出生公证  父母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明书(由父母之一或了解当事人出生情况的长者填写)、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能反映父母子女关系的无需提供)、出生证/独生子女证;  
    3、亲属关系公证  亲属关系另一方的有效身份证件、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无需提供);  
    4、婚姻状况公证  结婚公证:《结婚证》、离婚公证:《离婚证》或离婚《判决书》(需同时提交法院的判决生效证明)/《调解书》、未再婚公证:除提交上述离婚公证证明材料或配偶死亡证明(证明材料同死亡公证)外,还需提交未再婚证明、未婚公证:未婚证明;  
    5、未受刑事处分公证  未受刑事处分证明;  
    6、学历、学位、成绩、学时公证  学历(含毕业/肄业/结业)证书、学位证书、在读/成绩/学时证明(均由所在学校出具)  
    7、工作经历公证  履历证明、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行政职务任命文件、劳动合同/聘用合同;  
    8、死亡公证  死亡证明(死亡所在医院或死亡时户籍所在区卫生防疫站出具);  
    9、继承、赠与公证  财产所有权凭证(《房地产权证》、存款证明等)、亲属关系证明(赠与公证无需提供);  
    10、关于照片的使用  申办出生、学历、工作经历公证,交两寸照片各三张、申办结婚公证,男女双方各交两寸照片三张、公证书到美国、台湾地区使用的,上述公证事项各交两寸照片四张、照片应同为黑白或彩色,增加一份副本,相应增加一张照片。  
    11、关于译文  有关专业名称、单位名称、境外姓名的专门译法请当事人(代办人)提供,并填写在本处的《外文翻译登记表》上,如不提供的,则照常规翻译。
  • 婚前房产协议注意事项:
    1、婚姻协议是双方同意,双方签署,通过了公证的合同。婚姻协议不需要向法庭申请,在签署之前也无需复审。但协议中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不能欺满对方。
    2、不真实的阐述,不完整的坦白是不允许的。婚姻协议应真实完整,要求双方都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可以放弃什么。如果双方的阐述都不真实,那么这份婚姻协议将无效,不能成为法律依据。
    3、婚姻协议可包括双方的婚姻期间的权利与责任。婚姻协议在19世纪非常盛行,目的是要保护女性财产继承人。贪女人的钱而与她结了婚的流氓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4、在婚姻协议中,双方都可以享有法律所给予的权利。
    但其中任何一方都可以自愿分给对方一部分财产。如果双方有共同的生意,共同的收入,那么协议可以阐明谁负责掌管生意,谁控制投资管理收入。协议也可表述某些资金属于共同资金,甚至可以规定在婚姻期间怎样消费某些资金。
    5、婚前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最好采用律师见证或公证;起草婚内财产协议相关条款一定要具体清楚,不能含糊其词,表述要清楚完整,具有可操作性。

  • 1、婚前财产协议中明确含有赠与房产等内容,就无需另行单独签一份赠与协议;
    2、协议在双方签字捺印之日起即生效,公证后的效力优于其他未公证文书;
    3、公证费用请咨询想去的公证处,具体的费用有所差别,实务中,普通文书公证在100元左右;
    4、协议无效的情形,即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范,例如:欺诈、胁迫、损害其他人利益等情形;
    5、具体去公证处携带的东西需要咨询公证处,律师所作的律师见证与公证处略有不同;
  • 没有在胁迫或欺骗前提签署,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体现,协议内容不违法,这样的协议就是合法的,对双方当事人都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惠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