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民法典中如何仲裁解决合同纠纷

劳动仲裁 2023-05-29 14:2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仲裁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首先,当事人应当根据仲裁条款或协议确认仲裁机构。然后,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等材料,申请仲裁。最后,由仲裁机构依法受理、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条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 合同纠纷仲裁程序:先准备好仲裁申请书和相应的证据材料;然后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仲裁委员会予以受理的,再由当事人依法参与仲裁庭的审理,进行辩论、质证;最后则由仲裁庭调解或及时作出裁决。如果不予受理的,则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第五十一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
    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合同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这几种方式解决。协商主要是由合同订立的双方当事人再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作出真实意思表示达成和解。仲裁一般需要合同中有仲裁条款的约定。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海口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