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不小心泄露了姓名电话和快递地址,是刷单诈骗,但我只泄露了信息

网络诈骗 2023-07-09 23:22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被骗了地址电话姓名若遭受诈骗要进行报警。电话号码和姓名泄露轻则面对垃圾短信或诈骗电话的骚扰,重则面临财产甚至生命安全的风险。个人身份泄露会导致的银行卡信息盗取、买卖等。
    许多网站在安全防护上做得并不到位,黑客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网站窃取用户数据。许多互联网企业由于存在安全防范漏洞,大量用户数据被互联网公司泄露出去,沦为不法分子盗取用户信息的主要渠道,给金融安全带来重大危害和隐患。
    在受到诈骗,首先需要明确要及时进行报警。被骗子骗了之后,应当保留好转账、聊天记录等证据,立即报案。诈骗金额达到三千元以上,即可认定为诈骗罪。如果遭受诈骗的金额已经达到了立案金额,那公安机关就会对你的案件予以立案。
    如果诈骗的金额没有达到立案金额,报警之后,公安机关会登记备案,若有其他受害人,公安机关就会根据案情、涉案金额、涉案范围等予以立案侦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网络诈骗有哪些实施手段
    网络诈骗手段:
    1、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知名公司,或冒充银行,以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进入假网站,并要求用户同时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
    2、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聊天,以网友的身份低价兜售网络游戏装备、数字卡等商品,诱骗用户登录犯罪嫌疑人提供的假网站地址,输入银行账号、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
    3、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喜欢下载、打开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游戏、邮件等不良上网习惯,有可能通过这些程序、邮件等将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群众利用这种中毒的计算机登录网上银行,客户的账号和密码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
  • 被诈骗,信息被泄露了的应对办法为:
    1、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2、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3、收集证据。
    4、对于凡是涉及汇款、邮购、推销产品之类的陌生来电,一定要谨慎、小心行事,以防上当受骗。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1.首先发现自己的身份证号泄露了不要紧张、不要着急,因为即使对方知道了你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也不会给你带来什么伤害和损失。
    2.但是有些坏人就会利用身份证号去诈骗你的亲戚或者朋友,所以当得知身份证号泄露的第一时间就要打电话告知家人朋友。
    3.个人的身份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发现有人利用你的身份证号来谋取利益,应该立即到警察局寻求帮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秦皇岛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