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想问一下名下有两套公寓,还能用公积金买房吗?

房屋买卖 2023-07-21 13:14 人浏览
共2位律师解答
  • 名下有两套房,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
    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的条件
    1、需城镇职工个人与所在单位必须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满一年;
    2、需借款人购买的是贷款人认可的经济适用住房;
    3、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具有购买住房的合同或有关证明文件;
    4、借款人同意将其与开发商签订的法律依据:《住房销售合同》项下所列房产抵押给贷款人,赋予贷款人优先抵押权和受偿权,作为偿还本息的保证;
    5、借款人有支付不低于购房所需资金30%款项的能力;
    6、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积金买房贷款所需材料
    1、住房公积金联名卡(原件);
    2、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及两份复印件);
    3、已婚职工须提供结婚证(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4、二手房买卖合同(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5、原《房地产证》及卖方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6、贷款申请人所有家庭成员30天内的房产查询证明(原件);
    7、购房首期款凭证(含卖方出具的定金收据)及银行转账单据(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8、还款账户(受托银行借记卡或存折,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9、指定评估公司的房产询价单(复印件,30天以内)或评估报告(如申请时提供了房产询价单的,需在放款前补充评估报告原件);
    10、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须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原件);
    11、主申请人的父母做共同申请人的,需要提供能证明相互关系的户口簿(原件及一份复印件),或公安部门、公证机构出具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原件);
    12、买卖合同如有代理人签署的,需提供公证书(原件);
    13、如买卖合同中有约定租赁条款的,需提供承租人出具的放弃购买权声明(原件)以及租赁合同和承租人身份证(一份复印件);
    14、卖方出具的延期付款证明(如需);
    15、如卖方为法人,则须提供卖方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原件各一份(复印件须加盖公司公章);
    16、如卖方为法人,且有代理人的银行贷款,则须提供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和被授权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复印件须加盖公司公章);
    17、其他需要的资料。
    公积金买房贷款流程
    首先,购房者需持商品房买卖合同或贷款联络单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贷款申请表,并根据提示,申请人按要求填写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
    然后,申请人持你或者辅助借款人的身份证,同时要准备上户口簿(户口簿不在一起需提供结婚证),有时候需要你去民政局开取结婚证明或者单身证明。
    带上商品房买卖合同,填写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贷款额度并计算应交的各项费用。
    第三步,申请人需要准备的提交材料: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表,商品房买卖合同正本,商品房买卖合同正本复印件4份,房地产买卖审批书,维修基金收据第六联,房款收据复印件3份(收据金额=房款总额一贷款金额),购房人身份证复印件4份,配偶身份证复印件1份,夫妻双方户口簿复印件1份,结婚证明或者单身证明两份,并交纳相关办理费用,后签订住房公积金贷款合同;
    第四步,申请人在指定日期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代办银行窗口划款,并领取银行回执。
  • 名下有房不一定能取公积金,是否具有房产不属于提取公积金的法定要件。提取公积金的法定要件是:无房户支付房租的;与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还贷自住房的;出境定居的。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