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财产作为抵押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抵押担保 2023-07-29 18:1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可以抵押的财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抵押人对抵押物必须有处分权。
    第二,抵押物必须是法律允许转让的。
    第三,抵押物价值应与所担保的债权金额一致。
    第四,用作抵押物的财产原则上应便于管理和实施,原则上应是不动产,也包括生产设备、日用生活品、交通运输工具等一切有价值的动产。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 作为抵押物的财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应当是抵押人有权处分的财产,应当是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财产等,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时候,债权人可以对抵押财产优先受偿。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 抵押人是指提供财产作为债权担保的一方当事人,可以是债务人自己,也可以是第三人。抵押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抵押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法律规定,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独立实施纯受益的民事行为才受法律保护,因此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抵押合同,会因主体欠缺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无效。
    2、抵押人对抵押物具有处分的权利。抵押是抵押人以自己的财产作为债权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须以抵押物的价值抵债,这就要求抵押人必须是抵押物的所有人或者对抵押物享有处分的权利。
    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红河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